您所在的位置:家谱资讯>> 家谱资讯详情

中国人名大辞典(文姓)

中国人名大辞典(文姓)


1、文二训,清仪征人,字命时,自称点后,诸生,善画兰竹,秀劲拔俗,别具神韵,效其派者号文兰。


2、文士弘,明江西德化人,字元任,性孝友仁慈,笃好理学,尤精《周易》,别有神解,私谥安节先生。


3、文才,元僧,号仲华,清水杨氏子,少孤,事母尽孝,性敏捷,精究坟典,尤邃理学,受具后,遍游讲肆,尽得贤首之学。初隐成纪,筑室树松,人称松堂和尚,世祖命主洛阳白马寺,成宗时铸金印,署为真觉国师,大德间说法辞众,端坐而寂。


4、文不识,汉东海人,匡衡勤学而无书,不识家富多收,衡乃为之佣作,而不求偿。不识怪问衡,衡曰:“愿得主人书遍读之。”不识感叹,资给以书,衡遂成大学。


5、文元星,清江都人,字城百,号衡夫,诸生,工画梅,善吟咏,有《种瑶草堂集》。


6、文元善,明嘉子,字子长,号虎丘,事亲孝,筑归来堂以娱亲,故嘉有归来堂贴,性坦率好施,万历间卒,年三十有六,妇翁王穉登铭其墓,曰:画品第一、诗品第一。


7、文天祯,宋天祥兄,宝佑间乡举,署广济学谕,造士有方,邑治丕变,以天祥死节,遂不仕元。


8、文天祥,宋吉水人,字宋瑞,又字履善,号文山,举进士第一,累官湖南提刑,改知赣州。德祐初元兵入寇,天祥应诏勤王,拜右丞相。使如元军请和,被拘,至镇江,夜亡入真州,泛海至温州,闻益王未立,上表劝进,召至福州,进左丞相,以都督出江西,与元兵战于空坑,大溃,收残兵奔循州,驻南岭,卫王立,加少保,封信国公,进屯潮阳,元将张弘范掩至,被执,拘燕三年,元世祖知其终不屈,乃杀之。天祥临刑,作《正气歌》以见志。从容谓吏卒曰:“吾事毕矣。”南向拜而死,元主叹为真男子。有《文山集》、《文山诗史》。


9、文天锡,宋金坛人,字纯止,以特恩授宁国主簿,谢不仕。及宋亡,遂隐居四平山中。皓首穷经,著述甚富。


10、文世光,清从昌子,字仲英,善画花鸟,康熙中卒,年八十有三。


11、文玉,宋顺庆人,号石山,少嗜学,举进士,官至东路太守,政平讼理,禁暴戢奸,吏民畏之。


12、文立,晋临江人,蜀汉时游太学,传毛诗三礼(中华文氏宗亲网微信公众号wxzqw8),师事谯周,仕至尚书。泰始中入为太子中庶子,表请叙用诸葛亮、蒋琬、费禕等子孙,以慰巴蜀之心,诏从之。迁卫尉卒。


13、文同,宋梓潼人,字与可,号笑笑先生,又称石室先生,锦江道人。皇祐进士,官司封员外郎。善画竹及山水,有《丹渊集》。


14、文安之,明夷陵人,字铁庵,天启进士,崇祯中迁南京祭酒,被谗削籍归。久之言官交荐,未及召而京师陷,福王时起为詹事。唐王复召拜礼部尚书。安之方转侧兵戈间,皆不赴。永明王以瞿式耜荐,拜东阁大学士,亦不赴。顺治中谒王梧州,安之敦雅操,素淡宦情。遭国变,绝意用世。至是见国势愈危,慨然思起扶之,乃就职。其后清兵日迫,念川中诸镇兵尚强,乃自请督师,加诸镇封爵,从之。后诸镇兵散,王入缅甸,地尽失,安之郁郁卒,有《易佣》、《铁庵稿》。


15、文行远,清江西德化人,字樵庵,康熙中贡生,有《浔阳蹠醢》。


16、文伯仁,明征明从子,字德承,号五峰,诸生,善画山水人物。


17、文初,宋彭山人,父永客汴,初尚在襁褓中,后二十年至汴访寻之,逾年始得归养,暨登第,封永承事郎,安与奉养,时人称之。


18、文孚,清满洲镶黄旗人,姓博尔济吉特氏,字秋潭,官内阁中书,道光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,卒谥文敬。有《秋潭相国诗存》。


19、文廷式,清萍乡人,字芸阁,号道希,自号纯常子,光绪进士,授编修。德宗超授侍讲学士,以劝后变法褫职。戊戌后,流徙江湖以死,工骈体,文词超拔,意境尤高,诗备各种。


20、文志鲸,清湖南桃源人,字石涛,康熙进士,官至奉天府丞,能文章,重节概,三典乡试,称得士。


21、文谷,后蜀温江人,笃学博闻,以词章显于世,累官山南道节度判官,所撰《备忘小抄》杂抄子史一千余事,世多传写之。


22、文赤,清点子,字周舄,善画花卉,有《石室山人集》、《读史记疑》。


23、文林,明洪子,字宗儒,成化进士,历太仆寺丞。建言时政十四事,告病归。后复守温州,卒于官,林文学该博,虽堪舆卜筮,皆能通其说,尤精于易数,有《瑯琊漫钞》、《文温州集》。


24、文秉,明震孟子,字荪符,有《先拨志始》,所记皆明末遗事。


25、文彦直,宋萍乡人,字益之,好学,避寇山中,犹诵读不辍,绍兴初补汉阳军事判官,终淮阳军节度推官。


26、文彦博,宋介休人,字宽夫,仁宗时第进士,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封潞国公,熙宁中为王安石所恶,力引去,拜司空,河东节度使,寻以太师致仕,居洛阳。元祐初命平章军国重事,居五年复致仕,卒年九十有二,谥忠烈。彦博逮事四朝,任将相五十年,名闻四夷,平居接物谦下,尊德乐善,如恐不及。在洛尝与富弼、司马光等十三人为洛阳耆英会,为一时盛事,有《潞公集》。


27、文昭,清宗室,字子晋,号芗婴居士,自署曰北柴山人。从王士禛游,辞爵诗书。康熙己卯命宗室应乡试,以后场用子书语被放,有《紫幢轩诗》。


28、文柟,清从简子,字典辕,号慨庵,顺治间诸生(中华文氏宗亲网微信公众号wxzqw8),画山水一禀祖法,工诗,甲申后奉亲隐居寒山,父没,四方赙赠丰裕,柟尽函还之,负土成坟。大江以南称文章节义士。门人私谥端文先生,有《青氊杂志》、《慨庵诗选》。


29、文洪,明长洲人,字功大,号希素,成化举人,官涞水教谕,有《涞水集》、《括囊诗稿》。


30、文俶,清从简女,字端容,赵灵均之妻,书画得家法,更工花鸟,接武徐黄,为清代闺秀之冠。


31、文恩,晋武都太守,十姓獠反,恩讨平之,后治益州事,堂郎羌叛,恩复率州兵讨平之。进击资中,武康隆山生獠及东山獠,并破之。


32、文泰,清点孙,字万通,诸生,能画,善诗词,康熙间卒,年三十有六。


33、文珦,宋僧,于潜人,出家于杭州,遘谗下狱,后得释,遂遯迹以终。工诗,多山林闲适之作,有《潜山集》。


34、文矩,元长沙人,字子方,卢摯廉访湖南,辟署书吏,敬其才辩,遇之殊常人,官至太常礼仪院判官。工诗文,有《子方集》。


35、文益,南唐僧,余杭鲁氏子,李昪迎住报恩寺,署号净慧,卒谥大法眼。


36、文翁,汉舒人,少好学,通春秋,景帝末为蜀郡守,修起学官,兴教化,蜀地文学,比于齐鲁。武帝时令郡国皆立学校,自翁始。卒后蜀人祀之。


37、文帶,明海康人,骁勇绝伦,天顺中猺贼侵境,率乡勇御贼,每战皆捷,后大战于白沙,被创而死。


38、文彬,清满洲正白旗人,姓辉发那拉氏,字质夫,咸丰进士,授户部主事,光绪间官至遭运总督,于度支吏治遭运河防,罔弗洞微,言必可行,中外倚之。


39、文从昌,明伯仁孙,字顺之,号南岳,山水得家法,落笔娟秀。


40、文从简,清元善子,字彦可,晚号枕烟老人,明崇祯间廪生,善书画,传其家法而少变,顺治间卒。


41、文掞,清从简孙,柟子,字宾日,号古香,又号洗心子,书画传其家学,隐居修行,终岁不出,卒后私谥贞愨先生,有《十二研斋诗集》。


42、文祥,清满洲正红旗人,字博川,姓瓜尔佳氏,道光进士,累擢工部侍郎军机大臣。创立总理衙门,设南北口岸大臣,立神机营。凡所创规划,能见其大,平定发捻,亦多发纵指示之功。同治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,卒谥文忠,有《黑龙江松花江游记》。


43、文勋,宋字安国,官至太府寺丞,善画山水,好论难劇谈,篆字用笔,意在篆前,得汲冢、鲁璧、周鼓、泰山之妙。


44、文喜,唐僧,嘉禾朱氏子,七岁出家,至豫章观音院见仰山,了其心契,光启间钱镠牧杭郡,疏请住龙泉廨署,赐号无著,光化间示疾坐化,时称禅门真知识。


45、文彭,明征明长子,字寿承,号三桥,以明经廷试第一,仕为国子博士。能诗,工书画篆刻,有《博士诗》。


46、文复之,宋合州人,字廷实,第进士,累官至湖北提刑,以起居舍人召,每切齿丁大全所为,与人言:“我见上,必极言其奸邪。”大全觉之,止不得见,乞祠禄,授朝散大夫,主管成都府玉局观,以经史自娱终其身。


47、文景宗,明洪武中知徐州,时天下初定,民多流离。景宗招徕劝课,民皆安业。


48、文钦,三国魏汴人,骁果麆猛,数有战功,好增虏获以傲宠赏,多不见许,怨恨日甚。毋丘俭以计厚待钦,情好欢洽。钦亦感戴,投心无贰。正元中有彗星起于吴楚之分,俭、钦喜,以为己祥,举兵反。钦战败(中华文氏宗亲网微信公众号wxzqw8),亡入吴,吴以钦为都护,假节镇北大将军,幽州牧,封谯侯。


49、文湛,明僧,字秋江,俗姓顾氏,住海盐天宁寺,工诗,有《江海群英集》。


50、文皓,明垣曲人,字孔晹,弘治进士,知平原、衡水二县,有惠政。擢御史,时刘瑾扇毒。皓奉命雪冤狱,善类多所全活。升河南按察副使,诛鲁山盗王昭等。嘉靖中进阶正议大夫,门人谥温简先生。


51、文翔凤,明三水人,字天瑞,号太青,万历进士,官至太仆寺少卿,有《太微经》、《东极篇》、《太青文集》。


52、文瑞,明介休人,成化进士,授行人,出使唐沈二府,遗以金帛,却不受,擢御史,按畿甸,有中贵侵民田,按法平,再巡山东,百僚震肃,官舍有妖,瑞至妖灭,后备兵辽阳卒。


53、文聘,三国魏宛人,字仲素,为刘表大将,武帝征荆州,表子琮举州降,聘欷歔流涕。武帝怆然曰:“卿真忠臣也。”以为江夏太守,使典北兵。文帝时累功迁后将军,封新野侯。在江夏数十年,有威恩,名震敌国。卒谥壮。


54、文嘉,明征明次子,字休承,号文水,官和州学正,善画山水,能诗善书。万历间卒,有《和州诗》。


55、文渐,汉资县人,事亲至孝,年七十,持母丧,负土成坟,庐墓哀毁,乡人多感化者。


56、文种,春秋越,本楚之邹人。字会,为越大夫,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,越王句践使种行成于吴,句践既归国,属政于种,及灭吴,种谋居多。后以范蠡遗书,称疾不朝,或谮种将作乱,王赐以属镂之剑,遂自杀。


57、文纲,唐僧,会稽孔氏子,十二出家,每勤修深思,凝视反听,净如止水,嶷若断山。历伽蓝二十余所,长安中于乾陵宫为二圣内尼讲四分律,开元间示寂。


58、文绶,清满洲镶白旗人,姓富察氏,雍正间授中书,乾隆间累擢陕甘总督,时值用兵金川,文绶派兵会同进征,并请于关外广招承墾。于巴里坤设牧厂,皆议行。调四川,坐事夺职,再起四川总督,游民纠众劫掠,土人呼为咽噜子,阑入湖广、贵州,复夺职。


59、文肇祉,明彭子,字基圣,号雁峰,官上林苑录事,有《图志》、《录事集》。


60、文台,明征明第三子,字允承,号祝峰,画师李龙眠,慷慨豪侠,有国士风。


61、文齐,汉梓潼人,字子奇,平帝时益州太守,群夷畏服,公孙述据蜀,齐固拒之。闻光武即位,乃遣间使自闻。征为镇远将军,封成义侯。


62、文德翼,明江西德化人,字用昭,崇祯进士,授嘉兴推官,正直明允,不为权贵所挠,以父忧归,有宋史存、《读庄小言》、《佣吹录》、《雅似堂文集》。


63、文征明,明林子,初名壁,以字行,更字征仲,别号衡山。幼不慧,稍长颖异挺发,学文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桢,学画于沈周,为人和而介,宁王宸濠慕其名,贻书币聘之,辞病不赴。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,授翰林院待诏。世宗立,预修《武宗实录》,侍经筵,致仕归,年九十卒。私谥贞献先生。诗文书画皆工,而画尤胜。世称其画兼有赵孟頫、倪赞、黄公望之长(中华文氏宗亲网微信公众号wxzqw8)。有《甫田集》。


64、文庆,清满洲人,咸丰初为大学士军机大臣。时洪杨事起,寒尚阿等皆以失律获咎。首创重用汉人之议,气度浑融,能断大事,为八旗王公所敬信,端华、肃顺虽颇被裁抑,弗敢怨,卒谥文端。


65、文澍,明桃源人,字汝霖,成化进士,历南京刑部郎中,知重庆府。政尚宽平,有古循吏风,迁思南府致仕。澍富于学问,为诗文有古澹思致。


66、文莹,宋僧,钱塘人,字道温,工诗,喜藏书,尤留心当世之务,有《湘山野录》、《玉壶野史》、《玉壶诗话》。


67、文质,元甬东人,字学古,隐居吴之娄江,词章奇放,好为长吉体,酒酣长歌,声若金石,有《学古集》。


68、文震孟,明征明曾孙,字文起,天启中殿试第一,授修撰,疏陈勤政讲学,忤魏忠贤意,调外,遂归。崇祯初召置讲筵,连劾王永光,忠贤遗党乘机报复,及贼犯皇陵,痛陈致乱之源,擢礼部左侍郎,兼东阁大学士。与温体仁不协,被劾落职归卒。福王时追谥“文肃”,有《姑苏名贤小记》。


69、文震亨,明震孟弟,字启美。天启中以恩贡为中书舍人。书画咸有家风。顺治初绝粒死,年六十有一,谥节愍,有《长物志》。


70、文穆,后汉乌桓校尉,将太原上谷兵,从窦固伐西域。


71、文兴,明馆陶人,与兄起以孝友著里閈。明初起为里长,以收税获罪,坐大辟,兴泣谓兄曰:“兄子多,无父何怙,弟无子,可代也。”诣长吏白兄冤,长吏遂以起罪罪之,后遇赦回。


72、文颖,后汉,字叔良,注《前汉书》一百三十卷。


73、文鸯,晋,钦子,石勒陷襄阳,王浚遣鸯救之,与王申大破石勒于文石津。


74、文应麟,宋天祥从孙,倜傥尚气节,景定中随叔璧守惠州,元兵至,城陷,应麟耻之,携其子起南遁于东莞之东渚,遂家焉。


75、文谦,清满洲镶黄旗人,姓阿哈觉罗氏(中华文氏宗亲网微信公众号wxzqw8),咸丰间授长芦盐政。时洪秀全遣林凤祥等北犯,以文谦为天津巡防大臣,昼夜堵御,以功累迁直隶布政使。同治间授马关镇总兵,兼总管内务府大臣,卒谥诚靖。


76、文丑,后汉袁绍将,为曹操所击斩。


77、文点,清震孟孙,字与也,号南云樵。隐居竹坞,城市罕有其迹。冲澹清介,不求闻誉,工诗文,善画山水得家法,有《南云诗文集》。


78、文献,明徽州人,成化举人,为监察御史,巡按北直、云南、河南,所至贪恶吏望风遁去。擢湖广副使,以治行卓异称。

   79、文及翁,宋绵州人,徙居吴兴,字时学,号本心,第进士,历官资政殿学士。景定间言公田事,有名朝野。入元,世祖累征不起,有文集。


80、文泰,元高僧,嗣雪庭,住少室,开堂少林祖刹。临终示微疾,谓门人曰:“古人坐脱立化即不无,于衲僧分上皆余事也。”言毕,掩息右胁而寂。


81、文偃,南汉高僧,嘉兴张氏子,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,乾和中示寂。后人名其派曰“云门宗”。


82、文康,清勒保孙,以赀为理藩院郎中,擢道员,以忧归。特起驻藏大臣,遘疾未任卒。有小说《儿女英雄传》。


83、文淑,清吴人,字端容,高士赵灵均室。工画,奇花异草,小虫怪蝶,信笔渲染,鲜妍生动,至画苍松怪石,则又极生劲之致。


84、文载,明高僧,字月舟,嗣定国。初住少室,后隐烟霞,著《洞山绪余》传世,后人称为嵩少祖,以别于僧改之少室。


85、文静玉,清吴中女子,字湘霞,本高氏女,慕文淑,因改姓文,钱塘陈文述侧室,善画能诗,书学晋人,有《小停云馆诗钞》。


86、文箫,唐太和末书生,尝游西山,遇吴彩鸾,与俱归,后得仙,参看吴彩鸾条。


资料来源:中华文氏宗亲网

Copyright @ 2015-2017 www.ssyk.com.cn,all rights reserved.

© 2015-2017 山客网络 版权所有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
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陕ICP备15001569号